close

一開始在Facebook上關注到GaryVee這個人時,他拍了一段短視頻,標題非常符合我那時的心境,叫做:「他媽的許可」。

內容其實只是一段吐槽,但是就是這麼一段吐槽讓我深刻的體會到,從過去到現在不管想做什麼事,自己總是太過於在乎別人的眼光跟想法,而不敢去做我想做的事。

GaryVee他說話的直接跟中肯也深深吸引著我,這社會缺乏講出事實的人。

這本書裡面最棒的地方是,在每一段裡面皆有真人真事來輔佐印證,也可以讓我們認識更多的人、聽到更多的故事。

本書大致上分成兩部分去闡述:

  • 第一部分是傳授七大重要心法與第八種心法。
  • 第二部分是依照各種不同的社群軟體APP去講解如何實作。

在第一部分裡,七大心得與第八種心法則分別為:

  1. 意圖
  2. 真實性
  3. 熱情
  4. 耐心
  5. 速度
  6. 拼命
  7. 注意力
  8. 內容

一、意圖:「如何做」固然重要,但是更重要的是,「為什麼做」,作者在書中很明白的說,「如果是為了金錢而投入創業,是通往失敗的最快道路」,並且說明所謂的「網紅」,「就是能夠製造出正面口碑的人」。作者提及三個共通的特點:

  1. 對服務的投入。
  2. 對提供價值的渴望。
  3. 對教導的熱愛。

 

二、真實性:「你的意圖會反應在你的真實性上」,作者開頭說了一句與前面相呼應的話語,並說到「對於消費者來說,真實性是討喜的安慰」,現今社會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謊言,為的是討好他人或從中得到利益,作者也明說,「不要企圖假裝,你終究會露出真面目」,如果不是自己真心真意地對待與看待,終究會以失敗告終。

作者自己則分享了,在這個層面上,對作者有利的三件事情:

  1. 我根本不鳥大家怎麼想,這給我在話語及行為上的絕對自由
  2. 我也超在意別人怎麼想,所有只要有懷疑者願意花時間在twitter或其他地方提出對我的批判,我會很願意花時間一一回應,去幫助他們體會我的初衷
  3. 我總是尊重我的受眾,這一點的重要性可能高於前兩點。

 

三、熱情:作者在開頭點出現代人在職場上普遍都不開心,說出「有很多賺大錢的人並不快樂,但每天圍繞著熱情工作的人,沒有一個不熱愛生活的」。

這一段話其實也說出自己的心境,在現在這份工作裡,只有存在著一天過一天、趕快領薪水等這類的想法,在看到這篇時,就思考著,不妨嘗試改變並開始新事物吧!

本篇中作者有句話讓各位一起共勉之!

「要是拿掉熱情,成為一個創業者便失去意義,你的事業不能只是一份工作,它必須是一份天職。」

 

四、耐心:很有趣的一件事是,「耐心跟熱情是並肩而行的」,這一件事對我或是常有著三分鐘熱度的人來說,都是需要學習的一件事,在開始學習投資理財的書後,閱讀、耐心、成長等事情,便是成功人士一直在強調的事情。

稍加思索過,我發現在自己在學習新事物時,常常是學的很快,但卻無法持久。理由是,在還沒看到成就前便放棄了!簡單說就是耐心不足啊!

 

五、速度:「速度」看來與前者耐心充斥著矛盾,作者卻不忌諱地說自己喜歡著矛盾。

在內文看來,更準確地說是做事的「效率」會比較好懂,作者舉例說「一切可以幫助自己明智且有效率的管理運用時間」,都是在草創初期應該著力尋找的工具。

並在最後說:「比起只嘗試三次,然後三次都成功,嘗試了十次但成功三次會讓你獲益更多。」

 

六、拼命:一件事必須先認清且把握,就是「時間」。

每個人都有24小時的時間,怎麼把握與運用就是這一篇要告訴大家的,每個人每天可能花在上班要8小時、陪家人2小時、睡覺7小時、運動1小時、通勤1小時,那剩下的5小時就必須不浪費一分一秒地去努力。

我自己有認知自己「懶惰」、「不想脫離舒適圈」等因素,導致自己一點一點的浪費時間,現代太多太多因子可以使人分神,使人安逸。

作者說了兩句話,打醒自己,尤其是第二句,更是大家要共勉的一句話。

「必須做出取捨」、「提升自覺,阻斷自欺」

 

七、注意力:作者在一開始點名了四點,這讓我想起以前有聽過一個企業界大老說:「未來是眼球經濟。」,正是這句話呼應了作者的四個觀點。

  1. 大家的眼球往哪裡移動?
  2. 你的顧客們都在聊什麼?
  3. 你的領域裡最新的趨勢為何?
  4. 有哪些大爭議?

 

很久以前也曾聽過一段話,內容大概是:「想問問未來十年發展,去問問現在國高中生,他們會告訴你。」,猶如過去父母的年代對比自己當時所想所看的不同,自己對比現在年輕一輩所想所看的也不同,這也告訴我們眼界要放開點。

 

以上七點是創造個人品牌的必要元素,對於接下來的第八點是這幾年產生劇烈變革的一個,故作者把它獨立出來說明。

 

八、內容:在這一篇文裡面,作者用了20頁的敘述他想闡述的想法,足以可見作者對於「內容」的看重。

有些時候想開始一件新事物,往往不知道該呈現什麼東西給大家,作者認為,其實只需要紀錄自己的成長,這就是個好內容,打造個人品牌的同時,讓所有人知道,成功人士也是經歷跌倒、重新開始、跌倒、重新開始的過程才有今日的成就。在10年後讓大家看見有什麼區別,這就是最好的個人品牌形象了。

「把你的東西公開放上網,更能逼自己實現目標,只要有價值而且真實,不要自作批評,讓市場來決定你夠不夠好。」作者在文末這麼說著。

上面這部分寫的是一些關於「如何成功」的思想,接下來的部分說的是「為何會失敗的原因」,其實不難想像,失敗大多都是自己尋找出來的藉口跟理由。

作者接著舉出幾個常見的理由:

  1. 怕失敗
  2. 怕浪費時間
  3. 怕看起來愛現
  4. 沒把心思放在成功上

 

其實不難想像這一點,就連我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,遇到挫折常常也是找藉口安慰自己,其實這是不好的行為,久了自己只會一事無成。

而且自幼在傳統家庭長大,長輩總是認為,「做這個要幹嘛」、「做這個可以賺錢養家嗎?」等等,總是阻礙了自己的想法,久了自己也深受影響不敢前進。

認為是時候做一些改變了,並堅持下去。

這本書後半段介紹目前市面上常見的APP,如何開始跟經營管理,讓像我一樣無所適從的人有個方向去執行。

 

以上就是在前面作者對於成功及失敗的一些見解。

如果對此書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點選連結去購買: https://goo.gl/2wFTb9(博客來)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ric 的頭像
    Eric

    深度靈性之旅

   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